但是,这次我们还未走进,就发现我和朋友记忆中的海鲜店早已被装修新潮的奶茶店替代,不仅海鲜店,那条我们学生时代无比熟悉的美食街也已换了“妆”,除了几家***的*锅串串店还在死守外,大部分的店铺都已易主。
宿舍煲剧突然一个美食镜头闪过看饿了、考试获得高分想要一个奖励、社团活动结束想得到一顿犒赏,以及期末前自习刷题到半夜累得不行时需要一把能量补充。这时候,它们就会恰如其分地出现,那些热乎乎现出炉的烧烤、麻辣烫、烤冷面,量**宜味道好,分分钟温暖这我们的胃和灵魂。但现在,都变了。
“关店”成普遍现象
我和朋友的经历可能大部分人在这几年都经历过,经常吃的店过段时间不去,再去就换主人了,或者不开了。
小区对面新开了一家盖浇饭,去吃发现味道还不错,就和店主聊了会,店主以前在美团工作,2017年外卖崛起,因为对外卖行业比较了解,就自己出来单干,开了这一家盖浇饭,主要客户面向线上。
也就过了不到两个月,那家店外面就贴上了“店铺转让”的纸张,在网上搜那家店的信息,搜索显示:暂时没有找到相关信息。
有一个APP甚至开了一个栏目,报道关门的餐厅,表达哀悼,栏目名字叫“关门了…”。到后来,关门的餐厅实在太多了,app也忙不过来。
不开的原因多种多样,有违章建筑清理的,有**店冲击的,有互联网上失利的,也有某端人口清理……
有店关闭,也有店正流行
2017年,餐饮行业充满喧嚣繁华,外卖崛起、**餐厅、零售入侵……
*先打开餐饮这一仗的是5月份在上海出现的喜茶,喜茶一面市,各种排队*购,热闹**。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式茶饮,卖点**侧重在健康、颜值、招牌、高性价比上。
17年末出现脏脏包以及50块*的一份盖饭。一碗盖饭从20涨到50,可能只是多了两根芝麻菜,并且用锡纸包好,也可能是吃了这份饭你就实现了月薪3000向中产阶级靠拢的阶级跨越。
所有新式餐饮的出现都少不了两个词,讲故事、懂营销,他们懂得找到自己与现阶段消费者的结合点并试图突破。
而反观传统餐饮,形式不容乐观。在18年里,传统餐饮应该好好想想怎样突破产品自身以及现阶段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