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的执法检查疏漏不同,据沃尔玛方面称,此次涉案门店今年以来,包含熟食部在内,已经接受了**和监管部门26次的执法检查,每次检查都是合格,没有一次例外。为什么如此密集的执法检查,依然还会有“漏网之鱼”?果真是厂家的一时违规,还是这种看似严密的执法检查,实际上也只是掩人耳目、做做样子?倘若检查失职,背后是否又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利益勾兑?
追问只是为了彻查个案,而整体上食品安全的*理没有捷径可走,再精密的立法,再严厉的处罚,都代替不了日常的执法检查和监督纠*。恰恰是在执法的责任心上,让人怀疑能否守住安全的底线。例如此次事件的曝光,并不是通过执法部门正常查出的,而是沃尔玛员工在后厨工作时拍摄的。这种曝光倘若属实,无疑从侧面证明了执法监管的失效。而无论是执法不作为还是假作为,只要缺乏认真严密的行政监管,所谓的食品安全防线便还会被不断突破。
8月8日下午,记者对沃尔玛黑油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随执法人员来到沃尔玛洪湖店,并全程记录了执法人员对沃尔玛黑油、保鲜库、操作间、废油桶等场所和物品的检查。
沃尔玛黑油事件:“手写限用日期”可随意改
在保鲜库里,沃尔玛工作人员拿出的一袋冰鲜鸡,但翻看了许久,才在外包装上找到已经模糊不清的生产日期。工作人员解释,一般说来,超市熟食厨师只需看超市内部手写的限用日期即可辨认清楚食材的保质期。
“手写限用日期”,是爆料人多次与记者提及的生产流程不严谨之处。爆料人认为,一方面限用日期模糊不清,难以证实原材料到底是否仍在保质期内;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手写限用日期可随意更改,给超市使用过期原材料留下了许多空间。
沃尔玛黑油事件:以“旧油添新油”达到“检测标准”
沃尔玛对熟食的制作有严格的制作流程,对原材料的使用和报废也有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爆料人称,虽然超市有系统的流程规定,但熟食部的主管为了“控制成本”,往往通过“旧油添新油”的办法来达到提升油品测试指标。
沃尔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的“检测标准”,是指在油烧开至160℃时,油测简易试纸显示的油品标准。“油只要煎炸过都会变黑,对于煎炸用油的更换标准,并不是通过使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而是通过试纸检测来判断油品是否达标。”该负责人表示。
对于是否存在“旧油添新油”的做法,沃尔玛超市员工在8日接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询问时,并未否认这一做法。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分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辅助雇员曾浩瑜表示,在我国现有的食用油使用卫生标准中,对于餐饮业中“旧油添新油”的行为并没有明文规定。这意味着,在没有硬性规定限期更换煎炸食品用油的基础上,让消费者担忧的旧油添新油促使检测达标的做法并不算违规。
目前,相关的检测仍在进行中,此次沃尔玛是否违规还有待监管部门进一步认定。
沃尔玛黑油事件:沃尔玛洪湖店每次检查都合格
“这个门店(沃尔玛洪湖店)今年以来,包含熟食部在内,已经接待了**和监管部门26次的执法检查,每次检查都是合格,没有一次例外。”沃尔玛中**运产品安全合规部总监王捷伟对记者表示。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26次的检查涉及方方面面,并非都是检查熟食部。而且一般检查熟食,也是对预包装成品进行检查,较少对熟食原材料进行检查。
而此前被媒体曝光的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知名快餐企业的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这一问题。这表明,面对利益,自称有着严格内控系统的跨国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仍存有*大短板。而在**食品安全方面,监管还需向前一步,从原材料抓起,避免企业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得成品“达标”。